21 7月 2005

揭開三灣竹炭基地的神秘面紗

Submitted by super

揭開三灣竹炭基地的神秘面紗
從苗栗三灣路邊的荒煙漫草,轉進一條不起眼的小徑,步上全台所剩無幾的三級古蹟「糯米橋」(註)走到底,幾幢大型竹屋赫然躍入眼前,輕輕推開其中一動八角屋的竹門,空氣中瀰漫的竹炭餘溫,以及伴隨的濃厚炭味,隨即撲鼻而來。

秘密基地曝光

環顧四周,一支支被500度到1200度高溫,燒得黝黑、發亮的竹炭棒,整齊地安置一旁,價值數千萬台幣的4座高溫炭化爐、3座傳統土窯,以及穿梭其間、穿著耐高熱防護衣的工研院材料所研發人員,正胸有成「竹」地隨侍在側,等著將一批批篩選過的成熟老竹(4年以上),分梯送進土窯、機切窯,一次又一次,啟動高溫悶燒,打造竹炭的「黑金」傳奇。

這是全台灣第一座竹炭研發基地。

當初一手策劃建至研發基地的材料所專案經理陳文祇,在自己蓋好的八角屋裡接受專訪指出,三灣基地成立兩年多來,他們一路謹慎低調處理,原因是這座實驗室的技術成就,牽動國內竹炭生態技術的發展成敗,因此不輕易曝光。不過,讓材料所研發人員出乎意料的是,最近一、兩年來,國內竹炭生態產業發展進度之快,與竹子成長速度相仿,一路扶搖直上;當中還引來了竹炭龍頭業日本廠商驚羨的目光,想跨海借出材料所技術輔導廠商的竹炭作品,赴日參加愛知識界博覽會,不過業者想為國爭光,並未答應日商的請求。
點點滴滴的成績,加速使得材料所這隻幕後「黑手」,接二連三在謀體曝光。而三灣竹炭研發基地,因為貼上的是「國內唯一」的技術標籤,則順理成章成為國內竹炭技術的發展濫觴,緊緊牽動日本竹炭「黑潮」席捲台灣後,竹炭產業的各項技術應用與發展的脈動。

不入竹林 焉得「黑金」

陳文祈道出始末,大約兩年多前,工研院材料所著手執行行政院921重建委員會計畫,在農委會特別補助款計畫項下,為災民規劃振興重建區的傳統產業後續計畫時,鎖定中區7縣市災區盛產的竹林產業,撥款進行三灣基地的開發設計構想。
農委會此舉,讓國內盛產竹林的中部921重建區居民重燃生機,竹炭生態產業初探市場傳來捷報,證明材料所的技術移轉沒話說,讓老天爺送給台灣民眾的竹子大禮「熬」出了頭。來自日本、新加坡、加拿大、澳洲各地的訂單,令業者應接不暇,也讓台灣傳統產業從921災區走出了一條「薪」路,一波波「黑金」接踵而至。這也使得原本「隱姓埋名」在群山綠林間的三灣基地,無形中蒙上一層淡淡的神秘色彩,意外打響了知名度,也間接加深了外界的關注與揣測。
然而,除了國內的農委會和工研院高層主管、10幾名蓋實驗室「駐廠」的研發人員,以及兩年多前,首度把燒炭技術引進國內的日本國寶級大師烏羽曙等關鍵人物外,全台灣,沒有幾個人踩進過這座「竹炭森林」。農委會林務局林產科長黃妙修,曾經為竹炭這個黑壓壓、一點都不起眼的產品抱屈說,竹子在台灣太過普遍,以致於大家從未正視過它們的存在。兩年多來,實驗室人煙罕至,原因可能就是,台灣沒幾個人能想到,「雖然台灣有14萬9千公頃的竹林,但是竹炭怎麼這麼快,就發生奇蹟了?!」

治竹大禹 不入家門

陳文祇表示,「計畫一開始,其實是要運用竹林資源,拓展竹炭生機,為國內重建家園的災民和業者一起打拼、築夢。」基於這個前提,這座實驗室在甫建之初,便顛覆了人們對高科技實驗室的既有框架,刻意把相關研發人員、設備機台和理念,在兩個星期內,迅速經過整地、挖土、填土造窯,台灣第一座竹炭基地,「就近」搬進了這塊竹林俯拾即是的「不毛之地」。
為了搶時間蓋好實驗室,材料所14名男性研發人員、農委會1名女性技工捲起衣袖、褲管,在70幾歲日籍專家烏羽曙手持「教鞭」、日夜嚴格督導下,連夜進行各項施工。陳文祈形容,連續幾天滂陀大雨,一群人家也不敢回,「和著眼淚、泥水拼命趕工,終於不辱使命,把現在這五幢八角竹屋漏夜趕建完成。」陳文祇回憶說,事後它們最感納悶的,就是日本專家為何一根木杖不離身,隨時準備「打人」?最後日籍專家告訴了它們這個答案,「不是要用這跟木棒打人,只是要借來警惕大家。」
陳文祇還記得,當年雨勢的激烈,與最近的豪大雨沒兩樣,傳著雨鞋四處指導的烏羽曙,雙腳不慎陷進爛泥巴裡,因為燒窯的泥土比一般土質黏又軟,所以老人家雖然使了勁還是拔不出腳來,幾個年輕人見狀,便使出吃奶力氣,但只「搶救」出這位專家的一雙腿,空蕩蕩的雨鞋還留在泥濘裡。這個回憶片段,惹得基地現場幾名工作同仁破涕為笑。

台灣2年 追上日本20年

日籍專家烏羽曙因為燒炭技術移轉,而來到雨勢磅礡的三灣。他在日本的地位,可說是竹炭國寶級大師,面對材料所團隊的專業衝勁,烏羽曙讚不絕口,「台灣的團對積極、有彈性我預期台灣竹炭的整體研究和表現,將在未來兩年超越日本!」
材料所這支竹炭「黑手」不畏風雨往前衝,心中盤算的計畫其實是,就地利用遍地的竹林「珍寶」,當作竹炭產業發展的技術平台,同時學習竹子的謙沖為懷,力地而生,投入竹炭技術的開發,繼續前行,默默擴大協助國內業者進行下一波竹炭產業知識服務計畫。 (謝美芳/採訪報導)

註:糯米橋是造型與質感屬古樸、堅實的百年老橋,建造於清光緒年間,因先民利用糯米、麻、紅糖、石灰等原料攪拌做成接著劑而聞名;內政部並將此文化資產鑑定列為三級古蹟,國內目前僅存不到三座。